內容來自sina新聞
林毅夫:20年前預言中國奇跡成事實 改革還在路上
??因為兩個預言,讓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界銀行[微博]前首席經濟學傢林毅夫教授身處輿論的漩渦。一個預言帶來的是學術贊譽,一個則是公眾的質疑。
??前一個預言已經實現——20年前,他和蔡昉、李周兩位合作者在《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下稱《中國的奇跡》)中預言,按雙軌漸進的方式改革,到2015年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和世界銀行的研究證實瞭這個預言。
??而後一個預言,則為他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質疑——中國經濟從2008年起仍有20年8%的GDP增長潛力。人們懷疑,如此樂觀的預測是否緣於他的工商聯副主席這一新身份?他還是不是一位邏輯嚴整、框架嚴密、訓練有素的嚴肅經濟學傢?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記者對話林毅夫,聽他詳解瞭為何能準確預測過去20年的中國經濟奇跡,以及緣何做出未來20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仍有8%的判斷。
??“我的觀點是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還有20年8%的增長潛力,而不是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每年的增長將達到8%。認為我過度樂觀的批評是把我對潛力的分析當作是我對現實增長的預測。潛力的實現決定於內外部是否具備有利的條件,並且需要克服諸多困難才有可能變成現實。”他說。
??“如何判斷增長潛力?”林毅夫對記者表示,“一個發展中國傢經濟快速增長的機制來源於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和充分利用後發優勢。”他認為,是否仍有快速增長的潛力不能簡單地從過去已經快速增長多少年或現在的收入水平有多高來判斷,關鍵要看後發優勢還有多大,“判斷後發優勢比較好的角度是看發展中國傢和發達國傢的人均GDP水平的差距,因為人均GDP水平代表瞭平均勞動生產力水平,而後者反映瞭一個國傢的平均技術和產業水平。”
??準確預測中國成第一大經濟體
??記者:1994年出版的《中國的奇跡》這本書徹底改變、塑造瞭一代經濟學子的理論框架和思維框架。這本書的理論框架,對過去和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提供瞭全新的、理論自洽的視角。你在那時就預測到2015年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指標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那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都將這個預測視為天方夜譚,可是今天它的確成為事實。你是怎麼做出這麼準確的預測的?
??林毅夫:從分析發展中國傢經濟快速增長的機制,我們形成瞭當時的預測。我們知道經濟增長代表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不管是發展中國傢還是發達國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通過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來達到。但發展中國傢跟發達國傢有一點不同,發達國傢的技術、產業都是在世界的最前沿,因此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需要自己發明新技術、新產業,投入大、風險高,絕大多數這方面的努力都是失敗的。因此,雖然新技術和新產業大多來自發達國傢,但是,發達國傢總體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速度慢,過去這100多年來的年均增長率不高,也就隻在2.5%~3%之間;發展中國傢同樣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經濟才可持續增長,不過這種創新和升級是在國際的技術和產業鏈之內進行的,可以參考、借鑒、引進、消化吸收發達國傢的經驗,從理論上來講,後者比前者的成本和風險都小多瞭。如果懂得利用這一“後發優勢”的話,一個發展中國傢的經濟發展的速度可以比發達國傢快,中國自1979年的改革開放以後在經濟發展上基本上沿著這個路徑。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是根據上述分析並參考其他沿著這個路徑發展得比較好的經濟體,看它們的平均增長率,來推算我們的增長率,最終得出瞭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有可能在2015年超過美國的預測,比較幸運的是中國經濟過去20年基本按照我們分析的路徑來發展。
??記者:這本書預測的奇跡實現瞭,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也實現瞭。事實上,《中國的奇跡》這本書的理論框架包含要素稟賦、政府發展戰略和企業自生能力(viability)三個關鍵要素,如何來看待三者之間的關系?
??林毅夫:理解這三個要素,有一個概念是“要素稟賦結構”,要素稟賦結構是指每個國傢、每個社會在每一個時點上所擁有的資本的總量、勞動力的總量、自然資源總量的相對豐富程度。發達國傢跟發展中國傢都有這三個要素,但相對豐富程度不一樣,發達國傢資本相對豐富、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相對短缺,發展中國傢資本相對短缺、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相對豐富。相對豐富的要素價格相對低,相對稀缺的要素價格相對高。
??要素的相對價格不同,導致瞭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傢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這直接影響瞭產業競爭優勢的形成。
??如果要把比較優勢發揮出來,還要考慮政府和市場。政府根據發展戰略來優先發展產業,但如果政府要發展的產業沒有比較優勢,在開放競爭的市場中,企業就沒有自生能力,需要靠保護、補貼才能生存,最終會導致一系列的扭曲的出現。
??反過來,要發展的產業具有比較優勢的話,企業就會有自生能力,隻要管理好,在市場上就有競爭力,有競爭力可以占領很大的國際、國內市場,創造很多利潤和剩餘,資本積累就會快,資本這個要素就會從相對短缺變成相對豐富,勞動力從相對豐富變為相對短缺,比較優勢發生變化,就要采用資本相對密集的技術升級到資本相對密集的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後發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不過,要企業按照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選擇技術和產業的前提是要有一個能夠充分反映要素相對稀缺性的相對價格體系,這種價格體系隻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才能存在。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則需扮演因勢利導的角色,解決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需要克服的外部性和相應的硬的基礎設施和軟的制度環境的完善的問題。
??記者: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學國際貿易都是從比較優勢學起的,不過沒有人想到能將這一理念發展成中國乃至所有的發展中國傢取得經濟奇跡的一個理論基石。比較優勢源於要素稟賦,而要素稟賦又是我們選擇短期以及中長期經濟發展模式的基礎,比較20年前,今天我們的要素稟賦發生瞭哪些大的變化?在今天又應選擇怎樣的經濟發展戰略?
??林毅夫:戰略層次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按比較優勢發展才能形成競爭優勢,都應該充分利用後發優勢,都是要有“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但是要素稟賦結構發生變化,優先發展的產業就會發生變化。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1979年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短缺,有比較優勢的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資本不斷積累,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隨著資本越來越密集。
??記者:上個世紀50、60年代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被證明是錯誤的,用你這個理論實際上是可以完美解讀我們未來要發展什麼產業更有優勢。
??林毅夫:上世紀50年代時候我們有一個非常美好的願望,希望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在極端貧窮落後的農業基礎上發展重工業,也取得瞭一定的成績,比如我們在上世紀60年代試爆原子彈,70年代人造衛星上天。
??發達國傢在這些產業上有比較優勢,我們卻在人均GDP還不到非洲國傢平均1/3水平的基礎上做到瞭。不過,在資本極度短缺的情況下,把資本配置到需要很多資本的重工業上,導致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沒有發展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到1979年我們開始改革開放時,生活水平的改善很少,而且跟發達國傢相比,人均GDP的差距還在擴大。
??1979年開始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采取瞭不同的發展策略,以“漸進雙軌制”的方式進行轉軌,即對原來不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繼續給予必要的保護、補貼,放開符合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準入。後者利用勞動力優勢,生產成本低,在國際上有很大的競爭力,最後中國變成瞭世界工廠。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要素稟賦結構變化很大。去年年底我們的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中國成為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傢。資本不是那麼緊缺瞭,勞動力從過去的極端豐富變成相對短缺。要素稟賦結構的變化,使得政府要優先發展的產業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改革還在路上
??記者:改革開放初期實行雙軌制,對國企有一定的補貼,後來我們開始改革國企,但直到今天,國企依舊沒有足夠的自生能力。從這個角度看,進行怎樣的國企改革才能獲得你所說的自生能力?混合所有制是不是最好的出路?
??林毅夫:一個企業是否有自生能力決定於所在的行業是否符合這個經濟的比較優勢。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有很多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國有企業,比如紡織業、零售業,所在的行業我國是有比較優勢的,具有自生能力,隻要經驗管理好就能營利。在“抓大放小”的時候,它們已經民營化瞭。剩下的就是國資委[微博]管控的160多傢大型國有企業,在當時,這些資本密集的大型國有企業所在的行業不符合我國的比較優勢,缺乏自生能力,沒有保護補貼就活不瞭。
??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和資本積累,有不少產業,比如裝備制造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已經有競爭力,表明這些產業現在已經符合比較優勢,企業有瞭自生能力;有些則仍然不符合比較優勢,比如與國防安全有關的軍工企業,這類產業資本非常密集,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周期特別長,在發達國傢也都超越瞭它們的比較優勢,企業沒有自生能力,需要保護,需要補貼,在我國同樣需要保護和補貼。
??這種情況下怎麼改革?不是說國有的就沒有競爭力,而是不符合比較優勢的企業,不管國有或民營都缺乏自生能力,都需要保護、補貼才能生存。
??上個世紀90年代,我跟不少人有過爭論,我個人認為符合比較優勢的小型國有企業應該民營化,這樣所有者和經營者統一起來,可以避免道德風險,提高效率。對於大型的國有企業,不符合比較優勢時,如果私有化,企業仍然是沒有自生能力的,需要保護、補貼才能生存,私有企業的所有者比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要保護、補貼的積極性會更高,結果給私有企業的保護、補貼會比在國有時還多,前蘇聯、東歐在推行華盛頓共識的改革後的情形證實瞭我當初的判斷。
??大型企業所在的行業如果已經符合比較優勢,企業變成有自生能力,則應該取消雙軌制之下的保護、補貼,讓各種所有制的企業在市場上公平競爭。這是因為大型企業不管國有或民營所有者和經營者都不會是同一人,都可能會有道德風險,從理論上不能說哪種所有制絕對占優,隻能在競爭的市場中才能決定孰優孰劣。
??記者:《中國的奇跡》這本書講到中國在整個經濟轉型過程中面對的困難,比如周期性,比如腐敗,比如金融改革的壞賬,比如區域增長不均衡等等。今天公教人員貸款額度來看,哪些改革超出瞭你的預期,哪些沒有達到期望?
??林毅夫:我們的改革永遠在路上,比如說金融改革,當時以大銀行和股票市場為主的金融結構是為瞭適應補貼大型企業的需要,但農戶,以及微型、小型、中型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企業占生產活動的大多數,它們得不到金融支持。金融改革應該包括兩個含義,一個是利率的市場化,一個是發展地區性的、能夠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
??記者:這兩個改革方向都沒有完成?
??林毅夫:利率市場化做瞭一點,貸款利率已經放開,但存款利率仍然受到控制,金融結構改革的調整步子邁得很小,農戶,微型與小型、中型企業仍然得不到金融支持;資源價格也已經放開,但資源稅費仍然過低。《中國的奇跡》中沒有討論的問題是現在大傢關註的環境和霧霾的問題。
??記者:這本書當時重點討論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問題。今天來看,收入分配的壓力比當時還要嚴重,我們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林毅夫:我們看到收入分配逐漸惡化的狀況,對此有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揚湯止沸,對高收入階層、高收入企業進行征稅,再分配給低收入人群,這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另一種根本的解決方案是釜底抽薪,即按照比較優勢發展經濟,房屋信貸公司登記查詢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多發展勞動相對密集的產業,讓有勞動力優勢的人參與到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得經濟發展的好處。隨著勞動力由相對豐富變得相對短缺,勞動力的價格開始上漲,這個過程中,窮人所擁有的資產增值非常快,富人所擁有的資產增值比較慢。
??改革開放之後,收入分配惡化的問題,是由要素價格扭曲造成的,資金價(1202.90,1.60,0.13%)格被人為壓低,資源稅費也低,誰拿到資金和資源開發權,誰馬上取得巨大的財富,收入分配的差距因此變大瞭。另外,對金融、通訊等服務業的壟斷,創造瞭壟斷利潤,也對收入分配的惡化產生瞭同樣的效果。
??為什麼未來20年還能增長8%
??記者:我們剛才花瞭很多時間來看過去20年中國經濟改革為什麼成功,現實問題如何解決,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未來20年,你提出瞭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判斷,即你認為如果從2008年算起的話,中國經濟還會有20年、每年8%的增長。這與人們普遍認同的經濟增長減速,回到5%、6%的中高速增長態勢不相符。
??林毅夫:這是一般人對我的觀點的誤解。我的觀點是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還有20年8%的增長潛力,而不是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每年達到8%的增長。
??從潛力到實現,是有條件的。一個發展中國傢經濟快速增長的機制來源於按比較優勢發展並充分利用後發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跟發達國傢比,發展中國傢如果懂得利用後發優勢,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上的成本和風險都比發達國傢小,經濟發展的速度可以比發達國傢快。
??中國經濟過去36年的平均增速是每年9.7%,這個速度是發達國傢的4倍,便是利用瞭後發優勢的結果。這個後發優勢已經用瞭36年,相比較而言,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利用後發優勢加快經濟增長也不過就是20年,之後經濟的增速從8%到10%一直下降到5%。
??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從已經用瞭多長的時間來判斷,因為起點不同,最終是要看後發優勢還有多大,比較好的角度是看發展中國傢和發達國傢的人均GDP水平的差距。
??記者:例如與美國的人均GDP相比較?
??林毅夫:對,因為人均GDP代表著這個國傢的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水平,而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水平代表平均技術水平和產業水平。根據人均購買力平價計算,2008年我們的人均GDP是美國的21%,這個比是1951年日本跟美國的差距、1967年新加坡跟美國的差距、1975年臺灣地區跟美國的差距、1977年韓國跟美國的差距。這些東亞經濟體,都在此後的20年實現瞭經濟8%~9%的年均增長。它們實現瞭,就代表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依靠後發優勢,有實現20年年均8%增長的潛力。
??能否把8%的增長潛力變成現實的增長決定於一系列內部和外部條件,比如能不能維持社會穩定,能不能按照比較優勢發展,能否把產品賣到發達國傢市場等等。這些條件如果能滿足,實際的增長率就能夠比較接近潛在的增長率,條件不滿足,即使有潛力,也不一定能夠變成現實的增長率。
??記者:是怎樣的原因保證瞭我們存在潛在動力,從而能夠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並保持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林毅夫:讓一個發展中國傢快速發展的可能性是,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可以利用發達國傢已經走過的經驗,不需要重新探索,成本跟風險會低得多。
??記者:這個假設的前提是技術的流動是暢通的,如果我們不斷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發達國傢是否會加以遏制和限制?
??林毅夫: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我們今天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所要發展的產業,美國在20年~40年前就已經發展瞭,發達國傢的專利保護期最長不到20年,因此在成熟產業裡我們有機會。如果要進入到最新的產業中去,那麼就需要付專利費瞭,即使這樣,也比自己投入研發要好一點兒。
??記者:一些研究顯示,目前中國的資本回報率和全要素生產率都在下降。
??林毅夫:這種研究發現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經濟周期的影響,資本回報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增加瞭許多,2008年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沖擊,民營經濟的投資減少,失業增加,為瞭穩定經濟,政府才以基礎設施的投資作為反周期的穩定經濟措施。
??記者:金融危機後4萬億的刺激計劃,量是不是太大瞭?
??林毅夫:政府投資瞭哪些領域?絕大多數是基礎設施領域,一般要3~4年才能建成,因此投資回報率會低一些。此外,基礎設施的回報率計算,給民營經濟減少交易費用的外部性是難以計算進去的。第三點,即使矯正瞭時間因素和外部性,基礎設施的投資回報可能還是較低,但是,基礎設施如果不投資經濟發展就會遇到瓶頸,所以,應該由政府來投資,這就涉及到一個時機的問題,是在經濟發展好時來投資基礎設施或是經濟下行時來投資基礎設施,顯然是下行時投資好。雖然回歸分析來看可能回報率比較低,但是經濟下行的時候是投資基礎設施的最好時機。
??記者:怎麼看待資金投往房地產行業而不是基礎設施?
??林毅夫:投資基礎設施是有很多人反對的,去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報告中稱經濟疲軟的時候是進行基礎設施最好的時機,國際上的觀點也已經改變瞭。還有就是房地產投資,房地產投資是企業的行為不是政府行為。
??記者:地方政府催生地方企業對房地產的投資,主要的一部分通過銀行渠道放貸實現。
??林毅夫:這和銀行的管理體制有關,目前銀行的貸款是一次性撥付,也就是如果一個項目需要一億的投資,分成四年執行,每年需要投入2500萬,這個項目得到銀行批準後,銀行會一次性把1億全部撥給企業。企業拿到錢以後,不能一次性用完,就會把不用的錢存回銀行,銀行可以把這些錢再貸出去,貸款也就創造瞭存款,存款再創造瞭貸款,銀行可以多賺利息。但是,企業借到錢以後就要開始為全部的1億資金付息,在國外,則對未用的資金隻付0.25%~0.3%的承諾金,這樣對企業來說資金成本的負擔很重,拿瞭這些未用的錢以後隻好去進行投機,造成瞭每一個能夠跟銀行借到錢的企業都設立瞭一個房地產開發部。
??裝著走的移動樓書——樂居廣州買房_微房產(微信號:gzkanfang)官方微信服務號,為各位廣州街坊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樓盤資訊服務,包括新盤營銷信息、折扣優惠,另外還定期免費提供專業線下實地看房接送服務。掃描二維碼立即關註,獲取更全面、更專業、更優惠的買房信息。
新聞來源http://gz.house.sina.com.cn/news/2015-04-16/12005994318223477359497.shtml
留言列表